首页 > 诗文 > 诗文 > 翻译及注释

《晚秋夜》翻译及注释

唐代白居易

碧空溶溶月华静,月里愁人吊孤影。

译文:宽广夜空明月高悬静寂无声,月光下只有愁人独自徘徊,形单影只。

注释:溶溶:宽广的样子。

花开残菊傍疏篱,叶下衰桐落寒井。

译文:盛开后渐渐凋零的菊花倚着稀疏的篱笆,枯败的梧桐树叶飘落寒井之上。

注释:寒井:井下寒凉。

塞鸿飞急觉秋尽,邻鸡鸣迟知夜永。

译文:塞外飞鸿感到晚秋已尽,急速的由北向南飞去;邻居的鸡啼推迟因为它知道昼短夜长。

注释:塞鸿:塞外的鸿雁。

凝情不语空所思,风吹白露衣裳冷。

译文:积聚着情感不说话,徒然思索着,风儿吹落露珠,打湿衣襟,感到一阵凉意。

注释:凝情:情意专注。

白居易简介

唐代·白居易的简介

白居易
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...〔 ► 白居易的诗(2585篇)